找到相关内容42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的文字观

    造成的理障、事障,即排斥概念化、说教式的经典文字,而并非完全否定文字本身。  禅宗的文字观给我们很多启发:首先,学佛法应在自心上下工夫,以培养清净心为本,开发根本,而不是迷著经教文字,在妄想的窟穴中...  禅宗对文字的观点,有其根本的教理依据,兹述如下: 一、心灵体验的非言说性   禅宗经常用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或“哑巴吃蜜”这样的话来形容一个人内在的心灵体验,无法用文字语言来表达。文字语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147797.html
  • 空的创造性

    空的创造性   黄国达   般若经云:「般若将入毕竟空,绝诸戏论;般若将出毕竟空,严土熟生。」空是大乘菩萨行的关键修持,悟入空性,就可于诸法实相了然于心,称为「根本」或「无分别」,依此而解脱生死,断除烦恼;进一步观察不离空性的缘起法,称为「后得」或「差别」,在慈悲愿力的推动下,化为行动,庄严净土,成熟众生,作空中佛事,度如幻众生,这就是「从空出有」、积极入世的菩萨行。   空的智能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649586.html
  • 成就般若智慧关键在禅定

    如来规定每个佛弟子都要修的,戒定慧不可缺一。否则的话,你的修行没希望了。戒是为禅定打基础,慧是从禅定中开发的根本,关键还在禅定。   世间禅达不到出三界的水平  佛教的禅定要遵照佛教的方法。印度外道也...骗了佛,又是一个罪。把佛门清净、僧团清净全破坏了。   佛门清净,怎能在佛前拍结婚照  最近痛心地看到一件事情,本来佛教讲男女淫欲是生死流转的根本,是最不清净的。比如有两种花不能供佛,一种是玫瑰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4655731.html
  • 菩萨十地略说

    所摄,是从般若所起的大用。六地的般若为根本,重在证悟空性方面,七地以上的,为后得,重在教化众生方面。   八地名不动地,一登此地,烦恼断尽,不为烦恼所动。关于断烦恼,大小乘说法不一。小乘认为,烦恼...圆满波罗密,以佛法之雨滋润众生,以慈悲之云隐蔽万物。一登此地,十方诸佛都为其灌顶,预祝即将入于佛位,所以又名灌顶位。十地的最后心,就成佛了。   十地菩萨的修行,诸经论中都分为三个阶段。从初地到六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0156701.html
  • 续高僧传序直解

    体会真如,照于理,得见中道,故名通达位。  (4)修习位∶即修道位,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,为断除障,复修习根本,故名修习位。  (5)究竟位∶谓妙觉佛证此位,最极清净,更无有上,故名究竟位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5357521.html
  • 论胜义谛

    义理,不得不于离言法性起诸言说,以便如理通达后,得证离言法性。所以,胜义谛离诸言语,对他起言说是度生的方便;是真实无二相的,如果有二相,那是异生对他的错误认识。胜义谛是一切圣者内自所证的境界,即根本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768148.html
  • 诸位大德谈:修学方法

    诸位大德谈:修学方法 王骧陆上师: 经文的义理,关键还在于自己修正后的领悟。悟得深,见地也深。因此,要得受用,非亲自经历不可。所以宗下首重见性,开了眼,再去看经,头头是道。所谓由体起用,以“根本”,开发“后得”,才是修行正路。 只要你通达其义,能够活学活参,随时随句,可以玩味,得其神妙。 所以,一面读,一面要明解经中义趣,那就近了。近是近于世用。比如用在人和事上,久久不觉同化,妙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3175783.html
  • 十种修行大碍之说

    信心。   八、帮助别人不要希望得到别人的回报,否则就只能是好事而不能修德性。德十分重要,同样一件事情,修德是根本,否则显得可怜千万倍。有智慧的人绝对去修德性。如果又想修德性,又想回报,结论肯定是...真如绝对是不可能的。只有排除自我的成份,找到烦恼的根源何在,找到烦恼解决的方法,无我时,烦恼自灭。所以,这是以烦恼为,以烦恼为修行方法,从而不离生活,认识人生,用正分别而去分别,以达到烦恼不恼,本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4082347.html
  • 略谈《成佛之道》之“大乘不共法”感言

    ,把它归纳为能看透的称为“智慧”;能断惑的叫“般若”。   智慧有五:根本(无分别、证空慧) 加行慧(启发熏修之慧根) 一切(声闻、缘觉所证) 道种智(菩萨所证) 一切种智(佛所证)   ...是作为完善人格基础的建立,不是达至止境的终点。由此可见,不仅在广行福德,还必需进取更高的精神升华(出离心、成菩萨、证佛果)   (A) 佛法的殊胜与根本教旨   “大乘”是无上至宝的法门,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091095388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六)

    菩萨首先自己要证得根本,之后心得自在了,能够起无量无数的幻变。最后对于如何安住三摩地、变无量的身、说无量的法、怎么调化有情,整个这一套都贯通、融会、熟练,这样叫“贯综缕练”(...,“权”是以悲心能够做无穷的化现。   实际上,整个佛法也都统摄在这里面。所谓的普贤大士之德,就是在证得根本之后,起无边的化用。这是没有任何局限、没有任何疲厌、没有任何间断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95720325687.html